当前位置:主页>冬日暖阳>荟萃>正文

是时候撕下对潮汕地区的固化标签了

2017-02-20 来源:我要WhatYouNeed 资讯整理编辑: 菜籽酱 点击:

分享到:

  当今晚头条文章发到编辑群里的时候,我们也对文章里提到的“潮汕家庭重男轻女”,“潮汕人不生男孩不罢休”的一些现象(原文已作删减处理)展开了很激烈的讨论。

  有人提到,“我身边也有潮汕同学,他们家里都有很多兄弟姐妹。我听潮汕同学说过,他们老家那边是不会将女儿计入家庭成员的。”

  此时此刻,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潮汕人,这些话在我听来很刺耳。

  1

  是的,潮汕确实有很多地区存在程度不同的重男轻女现象。没错,我也认识一些人,父母为了生他一个男孩,而让他拥有了好几个姐姐。

  也因为这样,在大家的眼中,潮汕人似乎被贴上了确凿无疑的标签。

  正如蒙古同学都会骑马杀羊,东莞人会带朋友回家做大保健,小偷大多是河南人......地域标签是如此信手拈来,由点到面的推断多么简单,以至于偏见在人们心中甚嚣尘上。

  首栏文章的背景,基于潮汕地区尚存的一些家庭观念。而接下来我想讲的,虽然只是我的个人经历,但或许能帮你塑造一个地区、乃至一个群体更完整清晰的形象。

  我的小学、初中时光都在市区度过。印象深刻的是,读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下午美术课和语文课连着一起上。美术老师让我们每个人画一幅全家福。

  而当临近下课老师收上去的时候,他发现几乎每个人的画里只有三个人。

  老师是外地人,他猎奇般地问我们:“怎么你们都是独生子女呀?有没有同学不是的呀,举个手让我看看。”

  一个小男孩炫耀似地举起手大声回答:“老师,我不是!我有个姐姐呢!”

  男孩达成了他的目的,许多人都向他投去了羡慕的眼光,包括我。我也想有个姐姐可以宠着我。弟弟妹妹也行,至少在家里有个玩伴呀!

  从那时起,我渐渐开始关注身边的人有没有兄弟姐妹。然而在我的印象里,我已经记不起小学班里有多少人有兄弟姐妹。

  上了初中,我才有了清楚的概念。

  初一的时候,我混了个副班长当,班主任让我收集班里每人填的一份表,然后帮忙统计有多少独生子女。

  班上64人,只有4个人不是。

  2

  我的高中,位于另外一个据传超生现象较为严重的地区。

  在那里,班上不是独生子的同学终于多了起来。课间的时候,偶尔可以看见某人的兄弟姐妹来班上找人。

  刚开始,我也认为这些同学家里可能也会重男轻女,但很多事情挑战了我的认知。

  我的高中管理极为严格,家长送餐是许多人的期待。

  我曾听过几个有姐妹的同学抱怨过,每到送餐的日子,家里只给女孩子送餐,带多了才会叫女孩拿剩下的给男生吃。而家长送餐只照顾男生的事情,我是未曾听闻的。

  有个朋友尤为可怜。

  姐姐上高三,他上高二,父母只给姐姐送餐。而等他上了高三,爸妈却全心全意为初三的妹妹服务,让人哭笑不得。

  我身边经历的这些事告诉我,潮汕人的观念也在变化着。

  3

  而外界给我们贴上的地域标签,也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影响。

  上大学以后,一个东北女孩成为了我的女朋友。而她妈妈曾经忧心忡忡地问她,我有没有表现出一定要她生儿子的想法。

  其实我比较偏爱生女儿,但据我所知,现在她的妈妈还没有完全放心。

  我的一位表姐,一和父母闹矛盾就发朋友圈,说她生错地方,父母如此重男轻女,来生不做潮汕人。

  但亲戚们都知道,她家人很宠溺她这个独生女,对学校不满意就托关系让她转,看上什么就让她买,她的物质条件在同辈中基本是最好的。

  或许对大大部分人来说,关于潮汕地区的一些落后观念的新闻,可能不能算是新闻了。我并不想否认那些新闻,也并不会因此去洗白一些丑恶的事实,但我们之中大部分人,正在逐渐改变观念。

  至少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在深刻批判及反思上一代人持有的观念,并努力想改变我们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向地域标签说不。

jijiewang.com美好的季节|投稿请发送至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冀ICP备2021021905号 | Powered by季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