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春暖花开>悦读>正文

那就试着去练习一场值得

2016-12-26 来源:她在江湖漂 资讯整理编辑:达达令 点击:

分享到:

  听台湾歌手陈珊妮的一次分享,她说起在大学的时候,最在乎的便是省钱下来,去买当年金马影展的门票。

  因为这份钱来之不易,“几乎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观看”——因为已经花了这么多钱,所以更不会轻易为此而浪费掉自己的省吃俭用一场。

  我想起自己大学时候,因为是个穷学生,并不舍得去旅行一场。是有一次无意间被好友提议,可以去郊外的一处山上游玩两天,因为花费并不贵。我于是同行前去。

  后来是很长时间的后悔。

  我跟随着好友的安排,坐了很久的破旧的大巴,到达一处小县城。那天下着大雨,入秋时分很冷,路边吃了一碗没有牛肉的牛肉面。

  问了很多的士,因为下雨天路滑,没有人愿意载我们上山。后来遇上一个农夫,开着拖拉机,要去山上送货,愿意载我们一程。

  一路经历了很久的颠簸,越往高处越是寒冷。到了山上以后,寻觅到一户当地人家,收留我们过夜,八十块钱一晚。

  接下来的三天,我们是这么度过的。

  山上没有网路,甚至没有手机信号覆盖,等同与世隔绝。住宿的房间里只有一台收音机,还有两张木板床。

  我们跟老板一家人一起吃饭,结果发现他们全家吃素,而且全是山上的野菜。口味并不是烹制得很好那种,所以后来的那几顿饭,我们是依靠附近小卖部的泡面度过的。

  山间的气温很低,尤其是晨间跟夜里,水龙头流出来的水冰冷刺骨。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户人家,一年四季都不用热水,因为被告知“这是山里流出来的清泉水,不需要格外加工了。”

  我是一个及其怕冷的南方人,我试着忍着不去洗脸洗澡,并且安抚自己:很快就可以离开这里了。

  山间的风景并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美,后来才知道,跟我前行的好友,因为家住平原,不曾见过深山老林,所以想要来探究体验一场。

  可是之于我一个就在南方富饶山水间长大的孩子而言,这不过是再平常的家乡日常了。

  罢了,就当是陪伴好友一场吧。

  后来的日子,我们去住宿人家的茶园采茶。山间气流变换很大,前一刻还沐浴在热烈的日光中,下一刻天空就淋下一场密密麻麻的小雨。

  我穿着单薄的衣裳,在冷热交替中瑟瑟发抖,以及,很饿很饿。

  第三天过后,我们终于下山。坐的还是之前的那一辆拖拉机,只是这一路的颠簸,远远比不过这些天所经历的疲惫,不舒适,以及无法忍耐的自己身上的脏。

  回到学校之后,不爱吃肉的我,连续在校门口的小摊上吃了整整三天,根本数不清数目的烤肉串。

  顾不上地沟油,顾不上周围一众人的惊讶——我只知道,在此生前面的人生岁月里,我不曾经历过这样的大饥荒,一种从骨髓里迸发出来的饥饿眩晕沉淀感。

  那是我人生意义中的第一次旅行,跟小时候有老师陪伴的春游活动不一样,跟大学里班集体组织的郊游也不同——那是第一次以自己的个体身份,去探寻一处所谓的远方。

  后来的日子,我并未有埋怨我那位不靠谱的好友,我只是懊恼自己,为何被动进入到这般境地。

  从此以后,我每一次的出行,都会做一场准备的前奏。以及在后来的旅行里,一遍遍地总结前一轮的经验,来完善更好的体验。

  也就是说,我再也没有让自己陷入过如那一次的凌乱中。

  或许是体验太糟糕了,以至于很多年后,我都不曾想起要去问那位好友一句,我们当年去的那个山间叫做什么地方。加上毕业之后,跟好友去往不同的城市,也就渐近渐远了。

  可是我的记忆里,即使在这么长久的时间过后,即使在我后来经历过很多的旅行,可是我对于这一次的狼狈体验,却是清晰到每一次想起,都会感受到身体里冒出来的些许颤抖。

  是因为第一次的缘故么?是因为太糟糕,所以留下了后遗症么?是因为怀念自己的青春,所以认为是一种记忆的刻度么?我无数次问过自己,可是心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直到很久以后,我突然脑海里蹦出一个念头——那一次的旅行,我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啊。

  因为当时是个穷学生,所以我愿意忍受交通的不便,甚至是难受,并且在当时并不觉得很辛苦。

  一开始是觉得,既然到来了,也不能浪费这一次机会——所以不好吃的饭菜,我硬着头皮吃了下去;不好看的风景,我也愿意早起去听一场鸟儿的唱歌。

  在后来,是因为知道不得不去安慰自己,务必要适应这里的一切——即使我知道不久之后即将离开,可是此时此刻,我就在此处,我得让自己活下来,我得让自己不要为难自己。

  我清晰地记得山间的夜里,安静到树林摇曳的声音都成了巨大的浪花。连续几顿没有油水的饭菜过后,每吞咽一口空气,都能感觉到肠胃里对于肉食的渴望纠缠。

  至于那些本是甘甜的清泉水,那一刻让我觉得就如同苦涩的失恋的眼泪,尽管那个时候我才刚开始自己的初恋。

  是不愉快的,甚至苦痛的回忆。

  可是因为这一场生理上的冲击大过于心理上的错位体验,以至于很多年之后,我在梦里都会穿越回那三天——就如同自己去到了一个不曾存在的世外桃源,一种冥冥中被某样东西引领过的必经之路。

  这场诡异的旅行初体验,我从未跟身边的任何一个朋友提起过。不仅仅是因为丢脸,而是我不知道该如何描述它的收获。

  如同现在很多的大学生去穷游,会打开自己的视野,辛苦并且开心着——可是那时候的我并不开心,甚至到今天回忆起来,也并不开心。

  后来的故事是,我尽量积累更多的旅行经费,希望自己的出行变得舒适,以及更重要的是,可控跟有选择。

  可是即使后来越来越好的生活,我依旧会怀念那一场糟糕。

  一是明白我之后的人生,再也不会让自己走入那样的窘况,即使我刻意去体检生活,可是也不会到达那样的被动。二是我在后来的人生体验,都是从那一场山林的短暂生活里所转变过来的。

  我生活在南方的小镇上,从前回到家乡,我总是有些愁绪,为这落后的,残旧的,俗气的小地方,作为自己的出身之地而羞愧。

  可是后来的日子里,在大城市里车水马龙越是极速,越是让我越发地开始珍惜一场——我是个有故乡的人。

  也就是说,我可以随时切换自己的心情,决定着是否喜爱自己的故乡——这跟它的本身无关,而是我选取的那一部分愿意珍惜的部分有关。

  这一种思维的转变,就是那一次糟糕的旅行给予我的提示:如果你在乎某一处风景,你是愿意忽视掉那些不好的存在的。

  就如同今天的我,总是庆幸自己家乡的发展并不够迅速,于是得以保留很多我儿时的回忆——这个逻辑真诡异,可是它就是真实的存在着。

  从前会很矛盾,会嫌弃家乡的落后跟土气。可是如今,我愿意接受这一份慢生活,它是我在都市奔波劳碌之后,得以休憩的一缕归处。

  再是后来,我也会提醒自己,过去很是重要,未来很是重要,可是终究比不上现在最重要——它才是最值得我去投入一场,体验一场,珍惜一场,试图在生命里留下痕迹的短暂所在。

  这个逻辑,让我得以从自己习惯性地悲伤春秋的低落情绪中走出来,渐渐感觉日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曾经听到一个例子,说一个人为了练习好自己的书法,买了很贵的笔墨纸砚,为的是每一次下笔都有慎重的感觉。

  我很喜欢慎重这个词语,并不是因为提醒自己患得患失,而是把它理解为一种重视,所以愿意真诚的去迎接一场——无论是一顿饭,一场雨,一首歌,一部电影,或者是一场意外,一些跳脱出自己把控之外的路径。

  我会经常提醒自己,做一场“圈地运动”。

  这个时代的信息量越多,我们越会依赖于别人的影评,微博上的评论,朋友的推荐等等。可是大部分的时候,如果不是我们亲自去经历过,我们依旧无法说出一场是否值得。

  其实这个逻辑转念一想,也能够安抚我,平常去尝试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放大因为它的失败,或者是不满意结果所给自己带来的愧疚。

  就好比你去吃了一家很烂的餐厅,然后接下来的日子你就知道了,不应该再去那里。这就足够了。

  每一个人的人生体验都是非常具象的,每一个人的人生步伐几乎没有一丝重叠的部分。我总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去训练一些值得投入的事情。

  因为自知是个悲观主义者,也知道会有莫名其妙的触动无法掌控,那就尝试着展开另外一个行动——就是每当自己的思绪停滞或者是悲伤的时候,试图去解读,这个悲伤的来源是什么?

  说白了,那就是保证自己哭泣过一场之后能够有所收获,而不仅仅只是困了、累了、醉了。

  经历本身是无用的,让自己有所得的,是一场思考归纳之后的值得——让这一场“圈地”的范畴越大,你的收获才会越发丰盛。

  其实所有的值得与否,评价标准都是在你自己心里。所谓的自知理亏,自知赚到,都是一种很个人的体验。

  于是你知道,我们唯一可以擅长的部分,是在此时此刻,我所展现出来的行为,说出来的种种,是有结果可以寻觅的,是有过往可以追溯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重视起生活本身,而不是任由自己处在一种没有时间感的状态中。

  嗯,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都要带着一个结果,一个想法回家。

更多关于 悦读 的文章:
jijiewang.com美好的季节|投稿请发送至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冀ICP备2021021905号 | Powered by季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