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冬日暖阳>生活>正文

那些酝酿无数次的逃跑计划

2016-11-08 来源: 她在江湖漂 资讯整理编辑:达达令 点击:

分享到:

  曾经我以为思考逃离这件事情,应该是属于黑夜里的专属。可是后来有一次高峰期下班时刻在地铁过安检,人潮中那一瞬间突然觉得,相比起夜里的那些流动情绪化逃离,日光之下具象的每一刻,才是真正让人想要逃离的毒药。

  就好比想要逃离北上广深,想要逃离家乡体制机构办公桌上那万年不变的报纸跟一杯茶。走入婚姻里的大部分人不知不觉中变得歇斯底里外加尖酸刻薄;在单身世界里流浪多年的人们在很多个一人食的片刻,也会在心念着:我只不过是想要一个温暖的港湾,为什么这件事情变得这么难?

  大部分生活里的人,都没有尝试过给自己当心理医生的角色。于是任由这糟糕的生活,把原本幻想世界里的构造一点点撕裂,摧毁,直至坍塌。

  曾经在一场女生饭局里,大家聊起想要逃离婚姻的原因,全都是鸡毛蒜破的事——他夜里打鼾震天动地,他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时候大声地放了一个屁,他根本没有发现我换了个新发型,我出差几天回到家里,发现门口的垃圾已经腐烂到开始发酵一股恶心的酒味了。

  当一个人开了口,于是就变成了一场讨伐大会。或许是因为压抑了太长一段时间,于是拼了命地想趁着这点空隙让自己得到一口自由畅快的呼吸。甚至说到最后,有个女生激动说了一句,我有天做晚饭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真想下几瓶农药到他的那一碗饭里,这样我就解脱了。

  前一秒还在吵吵嚷着的众人,瞬间安静下来。

  说出这句话的那个她,面无表情,丝毫没有觉得是否过火的反省。

  事后我很庆幸,这场饭局里没有男人,只有女人。女人之间会相互嫉妒,可是并不会相互为难,所以我们就当这一轮主题在此告一段落。并且心有默契地,不会去提醒那个有些可怜的“受害者丈夫”——毕竟我们都知道,这份“杀死丈夫”的逃跑计划,很大概率上都不会发生。

  我想起自己生活里的很多想要逃跑的片刻:从前每个月薪水打到银行卡上只能高兴不到五秒的时候;马路上遇到一个乞丐没有给钱还被骂了几句的时候;夜里加班到公交车上有一堆空荡荡座位的时候;下雨天赶着上班高跟鞋跟被插进某个缝隙里,死死也抽不出来尴尬至丧的时候。

  我从来不觉得逃跑计划的酝酿是女人的专属,它是我们生而为人的专属。

  就是因为这样,所以在这个互联网突破了很多阻碍的时代里,会有很多电影、旅游网站、以及新闻故事告诉你:生活在别处是很美的一件事——你快点过来呀。

  从前我以为只要努力工作赚钱,我就可以去到那个别处了。再后来我依旧归咎于,要是更有钱一点就好了,那个别处我便触手可及了。只是突然某一天心酸地发现,根本没有别处这件事情。

  我很认同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一个城市的生活节奏,人文气息,与你交际最近的那部分人的品行和质量——这些都是你选择停留在一种固定生活状态的参考体系。

  于是你知道,那些我们时常冒出来的逃离计划,也不过是这种习惯常态的生活里很小的那一朵浪。它泛着涟漪,偶尔也会大浪一小会儿,可是终究不足以值得你为此而彻底告别自己当前的这种生活。

  天翻地覆的转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部分人是因为被迫走入这个局面的——遇上了,也只能认命。更多的时候,我们都希望生活是在一个自己得以掌控的节奏里,分阶段,分片刻,分元素地去一个个解决。

  就如同整容,一口气动个十几处,想要一夜之间丑小鸭蜕变白天鹅,那一定是因为这个人的丑已经不是丑小鸭可以形容了。

  她一定是丑到了有些愧对人间的程度,继而才会愿意拿着性命这份最大的风险,换一场自己也无法确定的,明天那个镜子里的自己。

  好在大部分生活里的我们都是丑小鸭,虽不至于漂亮出众,可是也不至于难看到支离破碎。你总能在自己的身体上挑出那么些还算满意的部分——于是因为这样,那些破釜沉舟的整容冲动才可以一次次得到理性那一面的冷却。

  因为生活还不至于那么悲惨,所以逃跑计划在酝酿上万次之后,也会一次次地被退回到原点。

  是我们不够勇敢么?曾经我也会这般想。可如今我的解答是——那是因为我们知道,哪怕到了别处过另一个自己的生活,它也不见得就会比现在好上多少。

  我很庆幸,生活这般悲惨的真相,反而给了我们些许可以做好筹谋准备工作的阶段。

  我们会在考虑周全之后再换下一份工作,我们知道需要恋爱一段时间再走入婚姻,我们甚至知道为了达到那些期待中的理想国生活,我们必须把当下的这些必要之事完成。

  如果可以的话,我并不期望自己一下子集中走入很惨痛的低谷——失去爱人,丢掉工作,家人患病,朋友疏离,以及可怜的银行存款。

  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让所有的悲惨都发生在同一阶段——甚至是一种迷信般地渴求。因为我真的承受不来。

  我希望自己在失去一样的时候,其他的那几样还在。或者很多样都失去了,可是还有一样。这便是我所认同的大而周全的投资法则,要把一个个鸡蛋分散地放在爱情或者婚姻、工作或者事业、亲人、朋友这些类别里。

  这里的每一项单单拿出来都不算绝对重要,可是你依旧要让自己保有可以退却的空地——哪怕只是短暂的一个过渡阶段,也还不至于让你失去全部的人生。

  年纪渐长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拥有,其实也伴随着失去。所以这些交织替代的人际关系,阶段性的生活状态变化,都是足以让我们获取生活新鲜感的动力。

  并且更重要的是,哪怕我们在别人身上再也无法得到新鲜感的时候,我们也会试着去训练自己创造些生活的点滴氧气。

  人总是无法始终依赖一个人或者一种生活的,我们之所以心生那么多失望,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为当前的这份生活披上了某种滤镜。

  我们的确希望它可以变得更好,可是如果没有办法实现,比起花上更多时间去酝酿逃跑的理由、借口以及路径,我宁可它慢慢些来——且让我想想要不要这样选择,以及选择的后果是什么。

  每个人的选择都是那个阶段我们最想要的欲望。有时候是脱贫,有时候是脱单,有时候是脱离群居生活,有时候却又想要很多朋友的陪伴。

  如今有一种说法,叫做享受孤独。我认同这一点,无比自发地,从小到大地,坚定不移地认同——这是我的性格以及原生家庭的影响使然。

  可是我很害怕会有人矫枉过正,每一次在人际关系中出现难题的时候,就会归咎于“一定是我对面的这个人情商有问题——所以我不屑于参与其中——所以我要逃离——所以我要享受一个人的生活——所以孤独是好的”。

  我以一个些许过来人的体验说上一句:孤独太特么不好承受了。

  它需要你适应安静如水的个人空间,需要你面对无人回应的空气,需要你一个人吃饭,需要你一个人夜里拿着刀片防狼器走回自己的公寓,更需要你在自己起起伏伏的情绪里,依旧要接受并没有知道你到底经历了什么。

  当所有的一切都不被人知道,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你会失去存在感。

  我是个理性的感性主义者,在一个人的时候尽量放松自己,可是也会想办法去过群居生活。没有人给我电话我就打出去,没有人陪同也要到热闹的人群中,听听别人的琐碎聊天,外加丰富的肢体语言。

  之所以需要这份外来的冲击,是在于我并不够平静如水——越长大越是成熟,可是那并不代表我们就一身武功,无所不能。它甚至会让你发现了从前不曾意识到的,那部分无能的自己。

  可是即使这般,还是得试着去做些什么。

  于是我也总是在各种小小的逃跑中奔波着——计划一次次自己夜里红酒配电影,计划三五好友KTV,计划跟一群陌生人闲扯一番,计划着那些能够让生活产生意义的奔走。

  有计划是好的,从此处到彼处,生活并不会更好,可是貌似如同摩天轮,即使转呀转呀终究会回到原点——只是一想到我也曾在高处眺望过,我也曾在向下冲击的时候尖叫过——那么生活便不再是原来的生活了。

  人类的矫情就在于这般,说好的一切可是却不轻易去实践,只是在某个片刻里上演无数的内心戏,仅此而已。

  然后呢?

  然后挂着一张面无表情的脸,出去买个菜继续回家做饭,楼道里抽一口烟继续回去开会,骂一句你大爷的继续回到“我还能怎样”的生活浪潮里。

jijiewang.com美好的季节|投稿请发送至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冀ICP备2021021905号 | Powered by季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