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医药招商>医药资讯>正文

医药电子监管码的政策忽略了零售商业的本质

2016-01-28 来源: 中国药店 资讯整理编辑:赵振基 点击:

分享到:

  1月26日、27日,“养天和大药房针对CFDA强推电子监管码提起行政诉讼”的新闻快速发酵,不同媒体争相跟进报道,各方观点激烈交锋,过程中不免出现一些情绪化的声音,甚至有“药店反对电子监管码是因此举切断了其串货与卖‘二手药’的通路”的臆断之语。

  从药店圈来说,其实有许多客观、理性的观点,将自身反对电子监管码的核心理据剖白得非常清楚。

  一位不愿具名的百强连锁董事长便直言,“电子监管码政策的出台与推进,忽略了零售商业的本质”。在他看来,从2006年相关政策出台到分批分行业推进至今,电子监管码在制药企业、批发商业并未遇到太多反对的声音,甚至还有企业表示欢迎。“关键在于二者均是批量作业,效率很高,电子监管码的推行并没给其增加太大工作量。而零售药店的特点就是琐碎、零散,工作强度本来就很大。当制药企业、批发商业的商品成批、成件地进入零售药店后,其数量便会出现几何级的膨胀,可能是一变几百,药店的工作强度便同样出现爆增,CFDA在出台政策时并没有很深刻地意识到这个问题。”

  他同时表示,“以当下的信息技术水平,CFDA完全可以将已有的商品条形码、批号、企业店内码等进行很好的嫁接与整合,但现在却是另起炉灶,单独推出一套新系统,这本身就会让人感到不解与质疑。国家正在推进‘N证合一’,药监系统的GSP认证与经营许可证发放等也在整合,核心便是为企业减负,降低社会成本。CFDA推行电子监管码,是与这一趋势背道而驰的。”

  在他看来,电子监管码的另立炉灶,带来的一大问题是“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社会成本与企业经营成本”。

  “电子监管码的运营方阿里健康测算说,此举每年只会给相关药店增加300元左右的成本。但对零售商而言,成本增加远远不只这点。”该董事长表示:“最主要的体现在两块,一是设施设备的增加;二是员工成本的增加。我们去年推行电子监管码,仅前一项的投入便达1000万元左右。加之电子监管码与现有的条形码是并行体系,零售药店进出货时均需要扫两遍码,而原来只需要扫一遍,为此配备的人力可能就要翻倍,这部分投入其实相当大。而上述所有这些增加的成本,最终会反映到药价的提高上面,带来的结果其实是消费者用药贵的问题。”

  对于电子监管码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一心堂总裁赵飚早在2015年4月17日的一篇博文中便做过测算——“这项工程将使中国的老百姓每年在药品的开支上凭空增加300亿元。”分项来看,包括生产企业制造成本增加38亿、批发流通费用增加115亿、医疗机构收货人工费用增加13亿、药品零售企业配送人工费用增加8亿、药品零售企业门店人工费用增加90亿、设备及运维费用增加8亿、行政办公管理费30亿。“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一定会通过涨价等方式把所有新增加的费用全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就是实施电子监管码最终的结果。”

  也有零售药店高管指出,电子监管码的推行并不会切实提高监管效率。“从零售药店的实际运行来看,扫描电子监管码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容易出现差错,反复校正就会带来低效率。当初,条形码的出现,曾彻底解放了零售,新举措反倒降低了社会运行效率,这和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是不一致的,是历史的倒退。”

  实际上,此次养天和起诉CFDA获得零售药店高管的一致点赞,最为关键的是其代表他们发出了行业的真实声音。

  开篇所提及的某百强连锁的董事长便表示:“尽管零售药店代表了新兴的市场经济,对产业有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比如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比如通过市场化运作带动药价的不断降低,但由于只占整体市场份额的两成左右,所以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经常忽视药品零售行业的诉求。以电子监管码为例,CFDA出台相关政策时还是过去生产型的思维方式,并没有站在整个产业链上,去思考和探究整个行业的根本症结在哪里。”

jijiewang.com美好的季节|投稿请发送至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冀ICP备2021021905号 | Powered by季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