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育儿指南>亲子>正文

教会孩子正确的打架方式

2016-01-08 来源:未知 资讯整理编辑:jijiewang.com 点击:

分享到:

  孩子之间的世界,其实和成人的世界一样,也充斥着合作和竞争。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斗争”,家长的任务,就是要教孩子学校中不教的,而人生中又重要的事,比如打架。

  有的家长不许孩子去打仗,处处要求孩子温良恭俭让,甚至拿出打左脸递右脸的思维,看似很好,实质上这抑制了孩子的本性;

  有的家长则主张孩子斗争,先下手为强,先打出个威风再说,思路好像也没错,但是,这得寄希望于孩子发育得超常,否则,打人者,人恒打之,早晚会吃亏。

  这样的教育引发的孩子问题,一是孩子太“面”,成了同龄小朋友的出气筒;二是孩子太“熊”,整天称王称霸最后也没了朋友。

  那么,我们怎么办?

  文斗篇:如何吵架

  小迟被小伙伴羞辱了,很生气。

  爸爸说这简单啊,我来教你骂人。爸爸亲自传授回骂标准句式:“你才是……你就是……你长得就像……”,比如说人家说你大坏蛋,你就说“你才是大坏蛋,你就是大坏蛋,你长得就像大坏蛋!”父子亲自演练几遍,小迟自信满满了。

  小孩子吵架,要的就是个气势,不过幼儿园的小朋友,常常词汇量有限,有时候说不过人家,就很郁闷。

  做家长的这时候让他沉住气,他其实也沉不住;直接骂人也不好,其中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教他个标准吵架句型练一练,有准备了,自信也来了,面对外界的困境也有了办法。

  不过,也有副作用,教孩子这个不久就发生了一件事:

  晚上,爸爸小迟在床上打架玩,爸爸说,“你这个小坏蛋!”小迟立即回复,“你才是坏蛋,你就是坏蛋,你长得就像坏蛋!”

  几天前挖了坑,今天自己掉下去了。

  后来,发现孩子的老师更有高招,她们告诉孩子应对别人的侮辱,其实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当别人骂你的时候,你就回应“你说别人是什么,你自己就是什么”。挺厉害,万能句型,孩子容易上手,值得推广,不过气势稍欠一些。

  武斗篇:如何打架

  当然,孩子在一起不只文斗,搞不好还有武斗。孩子被欺负怎么办?

  刚进幼儿园怕孩子受欺负,抓过来教育一下:“告诉你遇到别人欺负你怎么做。

  第一步,把他说懵。如果不行,第二步,告老师。如果还欺负你,第三步,开打。记住了吗?”“记住了。”“那考你一下,别人欺负你怎么办?”“第一步,把他说懵。”“第二步呢?”“开打!”“停!打早了!”

  在这里,我告诉了孩子一个打架的套路:

  第一步,把他说懵。

  主要的思想是能文斗还是不要武斗,君子动口不动手,既然文斗,重点就是嘴上得势。那如何将对方“说懵”,具体怎样操作?

  逻辑上讲很简单,幼儿园小朋友智力有限,你只要充满自信多次提问即可,比如,“你凭什么欺负人?你除了打架还会做什么?你以为你最厉害吗?”等等。多提问题,对方只要一想回答你的问题,一思考就激活了理性脑,但问题多他又回答不过来,大脑死机,所以就“懵”了。

  当然不停问各种问题对自己家孩子也是个考验,孩子可简化成一个问题不停重复,“你凭什么欺负人?你凭什么欺负人?你凭什么欺负人?!”这里的要点不是要对方回答问题,而是先在气势上压倒对方,操作标准是声音一定要够大,洪亮,让更多的人民群众都听见,争取舆论上的支持。

  把对方“说懵”了,这里也出现了一个危险,遇到体力相当,他不敢轻易出手的还好;如果遇到一个膀大腰圆、智力简单的,脑袋一死机肯定拳头还过来了。所以“说懵”适合两者体力相当,或者对方稍弱一点的,先虚张声势一把,遇到比孩子强太多的,赶紧第二招:走为上,赶紧跑,告老师。

  第二步,告老师。

  成人世界是有困难,找警察;幼儿世界是有问题,找老师。

  不过,有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表现得可能会严厉一点,孩子也比较怕;刚入园的孩子可能还不敢找老师,这时候,家长就得和孩子在家里演练几次。假装遇到问题了,家长扮老师,孩子来告老师,对孩子的反应给予反馈,以便孩子能够遇到事情的时候顺利情况反映给老师,求得“强者”的支持。

  此外要注意的是,就老师来说,不是每一个幼儿冲突事件,她都会来扮法官的。有的时候,让孩子在冲突中自己解决人际的矛盾,也是教师职责的一部分。

  所以,有的老师就会说,这些问题不要和我说,你们的矛盾自己去解决。大多时候人际冲突也是孩子成长的必然经历,孩子也在其间学会交往;然而,也有某些时候,一些“熊孩子”就是欺负人,骨子里来的,没有办法,而这时老师又忽略了没顾忌到,那么孩子也不能干受欺负,准备战斗。

  第三步,开打。

  势均力敌的肢体接触,互有胜负,孩子也会在战斗中成长。

  然而,如果自己的孩子身体发育确实不如对方,那就先别着急打仗了,免得自讨其辱。解决之道是交两个膀大腰圆的朋友,人际互动的两种方式,除了竞争还有合作啊;如果交了两个很威猛的“小哥们”在身边,谁想来欺负你都得想一想。

  所以,如果自己的孩子身体比较弱,就得课后找人玩,家长用糖贿赂等小手段用上,帮助孩子交两个朋友,甚至直接把欺负自己孩子的“熊孩子”收编过来,那样,就天下太平了。

  最后,实在不行了,家长出马吧,给孩子撑下腰,让孩子知道,不论何时,父母都是他最坚强的后盾。多说几句:

  其实孩子之间有些言语和肢体的冲突,如果不是特别激烈,大人可以有意忽略,因为这也是孩子学会人际交往的必经之路。

  更多的孩子冲突中,与成人世界的冲突并不一致,成人间的一句恶言可能相互嫉恨一辈子,而孩子之间,上一分钟大家还互相吵骂痛哭流涕,下一分钟可能就和好如初,愉快玩耍了。

  所以,成人在参与孩子的冲突时先不要操之过急,啥事都急三火四替孩子做主,这样,只能是培养一个性格懦弱的应声虫,孩子间的人际互动,有一个“战斗里”成长的自然过程。

  家长参与进来的条件是:孩子已经被欺负到影响其正常的集体生活了,比如因为某个强势小朋友,他一去幼儿园就恐惧,这样就必须处理。

  另外,这些“告老师”之类的方法,适用于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小学高年级起再告老师,容易让周边同学瞧不起,影响友谊。那个时候交合适的朋友是家庭教育的重点,交些朋友、融入集体,是逃离被欺辱命运的起始。

jijiewang.com美好的季节|投稿请发送至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冀ICP备2021021905号 | Powered by季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