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冬日暖阳>休闲>正文

我们是如何死在了25岁

2016-08-05 来源: 芥末微报 资讯整理编辑: 马先生 点击:

分享到:

  大多数人死在25岁

  却一直到75岁才埋葬  免费关注微信公众号 jijiewangcom ,就能天天收到季节网新闻了,还有机会和主编小节姐一对一私聊喔。

  朋友A是一个富二代,87年的,父母做建材生意。私立高中毕业以后就没有找工作,抽着中华开着保时捷纸醉金迷,游手好闲的晃悠了几年,13年的时候娶了个模特,据说也是奉子成婚。

  前几天在商场碰见他了,寒暄了几句,聊到他现在的生活——即使结婚成家了,也依然是泡吧,飙车,唯一的正经事儿,就是偶尔会客串一下他爸的司机。

  我觉得,他“死”了。

  朋友B也算家境殷实,90年生人。父母工作在国际大型企业,拥有VP以上职位,他的人生,早在童年就已经被整齐的规划好了。

  毕业那年,在某次饭局上,面带微笑的和某个叔叔吃了个饭,说了几声谢谢,几句客气话,然后就堂而皇之的进入了名企得到了一份薪水不菲却十分清闲的岗位。

  靠着父母留下的福荫,他没做任何的努力,就过上了安逸的生活——不停的换女朋友,每天的生活就是白天喝喝茶水看看报纸玩玩儿手机游戏,下班了就跟朋友喝喝小酒,打打麻将。

  我觉得,他也“死”了。

  生活单调乏味,没有目标,这大概算是一种毫无意识,只想着进食的行尸走肉吧。

  不过A和B是幸运的,父辈的努力让他们可以用富贵的“死”法,“死”在了安逸,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没这么幸运。

  25岁的时候,我们大多过着迷茫的生活,怀疑人生又不知所措——

  对未来的十年要做工作、住在哪儿、和谁在一起,什么时候才能不用数着发工资的日子过生活,什么时候才能还得清信用卡,不确定要摸爬滚打多少年才能获得一份自己喜欢,体面而又有意义的工作,会不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这个家庭能不能长久…

  带着这份迷惘,找了一份差不多的工作勉强糊口,找了一个找不多的对象凑合过日子,不再奢求理想,每天重复着过往机械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死去。

  我们中的大多数,“死”在了25岁,死的糊涂,死的憋屈。

  以前在报社的时候,我曾经采访过本地的一位成功的85后女性创业者,聊到她为什么会放弃当时很多人挤破头都抢不到,一份收入不菲又稳定体面的工作,选择创业这条未来会存在很多变数,又非常辛苦的路时,她给我的回答至今都对我影响很深:

  每当闲暇的时候,她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像现在这样地生活下去,你三年后会在哪?如果答案不是你喜欢的,那现在就该做出改变了。

  “我宁愿酗酒吸毒,34岁就家破人亡,但成为别人餐桌上的话题,也不要腰缠万贯红光满面地活到90岁但没人记得我。”

  ——安德鲁,来自电影《爆裂鼓手》

  我记得美国一位叫MegJay的临床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一句话“处在二十几岁的好处同时也是坏处就是:你所做的每个决定都将改变你的余生。”

  是啊,25岁是一个重要分水岭,因为人生中8成以上的重要决定,都出现在这期间:跳槽,工资增长,结婚,大脑也在到达成年发展期后,结束了最后一次的急速增长。

  30岁以后,就不可能再像20岁一样了——就算你什么也不做,不做任何选择本身也是一种选择。

  不想“死”后懊悔:“我二十多岁的时候到底在些干什么啊,我当时是咋想的啊!”也许我们就需要做一些改变了:

  不被过去不了解或者没做过的事情所限制,试着重拾儿时的梦想,试着在感兴趣的领域重新寻找一份工作的机会,试着和一个与你上次的糟糕对象不同的人约会,试着掌控自己从而表现出一点点不同。

  当然,也不是说过了25岁,“死”了就来不及改变,就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就像短片《雇佣人生》彩蛋部分的一段话所说的:

  有一件事是真的:有一天你会走向死亡。

  但有一件事是假的:人的一辈子只能活一次。

  据说,每个人从零开始到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需要7年的时间。

  如果你能活到88岁,在11岁之后,你将有11次机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不管你是稚气未脱,抑或已经白发苍苍,

  你都有机会让自己活得不一样…

  尽管“我们周围的空气多么重浊”(罗曼·罗兰)

  尽管我们未必能长寿,但我仍希望自己

  可以不在25岁正年轻的就早早“夭折”,共勉

更多关于 休闲 的文章:
jijiewang.com美好的季节|投稿请发送至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冀ICP备2021021905号 | Powered by季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