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秋高气爽>吐槽>正文

以兴趣为主的工作真的很幸福吗

2016-07-05 来源: 她在江湖漂 资讯整理编辑: 达达令 点击:

分享到:

  经常会有人跟我提出这样的疑问:我不喜欢自己现在的这份工作,可是我又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我很羡慕那些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人,那样子我觉得才不浪费生命。免费关注微信公众号 jijiewangcom ,就能天天收到季节网新闻了,还有机会和主编小节姐一对一私聊喔。

  在我刚入职场的时候,我也有过这样的误区。可是那时候为了谋生存,迫于经济上的压力,不敢让自己有太高的奢望展开。

  等到后来自己慢慢适应职场的节奏了,于是再一次把这个深埋已久的问题挖出来。

  这一刻,我突然发现,我好像失去了一些欲望。

  这种所谓失去,是在于回想起童年的时候,我们经常能在课堂上描述的那些梦想,或者是说我们不好意思向他人公开,仅仅是写在自己心底里的那些长大以后的愿望。

  这些都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连半点模糊的影像回忆都抓不到了。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都曾经有过这么天真和蠢萌的时光吧。

  大部分的小朋友长大以后的愿望是要当科学家、工程师、医生、老师这一类。我记得我曾经提出过第一个愿望就是成为一名家庭主妇,当时所有的人都哄堂大笑。

  可是我很严肃,因为我觉得我太擅长了。

  我习惯于一个人过家家,把旧课本上的书撕下来当成钱拿去买菜,交水电费。我给布娃娃梳妆打扮。我还学会了用我妈的缝纫机,在小学的时候给自己缝制了一条又一条裙子。

  读书的时候有段时间家境不好,我妈接了一份工作就是给我的阿姨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当保姆。这个表妹刚满四个月就接到了我们家。从此以后,我就开始走上了这一条如何养育一个婴儿的学习过程里。

  那个时候除了在学校上课,周末的时候我就会回家照顾表妹。一方面是觉得我妈太辛苦,我想替她分担工作。第二方面则是我与生俱来地喜欢小朋友,我甚至摸索出来一套怎么能够一边逗小孩开心,一边不知不觉就让她吃完一顿饭的方法。

  这样的小故事有很多,虽然照顾一个小孩子意味着疲惫无比,可是在当年我是个年少无知的少女,我特别享受这样一个“半个妈妈”角色的生活。因为它能够转移分担我在学业上的压力。

  这个四个月大来到我们家的表妹,在六岁的时候被阿姨接回了他们家里。刚开始表妹不适应,整夜都在大哭。那时候正值暑假,我去到阿姨家,每天夜里哄表妹入睡。

  很神奇的一件事情是,当我拥抱她在我怀里,开始唱起那一句月光摇篮曲的时候,她很快就入睡了。

  不久以后暑假结束,我要回去上学了。其实那个时候年纪小,不太明白离别是怎样一种疼痛。可是我依旧隐隐约约觉得在心里很难受,以至于回到学校里的时候依旧不能够专心下来。

  很多年后我回想起那个场景,我坐在教室里看着黑板上的老师在讲课,可是我的心里却在操心着我那个在另外一个小镇上的表妹:她夜里睡的好不好?愿不愿意吃饭?以及夏天被蚊子叮过之后被小手抓伤的伤口有没有恢复?

  这种感觉很神奇。我一度在心里问自己,我只是她的一个姐姐而已,现在她在她自己的家里生活得很好,有她的爸妈的照顾。我在此刻这一头的担心不是显得多余吗?

  可是后来我知道这并不是一种多余。我跟这个小女孩成长了六年的时光,这些个日日夜夜里亲眼看着当年在包裹里的那一个小婴儿,变成后来一个快乐的小女孩。这种成就感可能是我那个青春期里最大的收获。

  我之所以觉得自己能成为家庭主妇的另外一个动力,是在于我太喜欢下厨做饭这件事情。其实在入大学以前我很少下厨房。原因是我妈总是嫌弃我手脚笨,所以我能够做的事情就是洗菜一类打下手的工作。

  可是不要忘了我并不是一个喜欢出门玩耍的人,我是一个很宅的小孩。所以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校园以外的时光大部分都留在了厨房里。

  我就站在厨房的门口,看着我妈在在砧板菜刀清脆的声音中,准备当天要下锅的素材。在油烟雾火中,烹饪出一道道菜。

  我就这么看了十几年。等到进入大学组织外出野炊的时候,那算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正式做菜,可是却出乎意料的成功。毕业以后到深圳工作,我在微薄的薪水里腾出了很大一笔钱,给自己准备厨房的锅碗瓢盆投入。

  这些年下来,我的手艺越来越娴熟。我甚至发掘了一项特长,就是只要看到电视里的饮食节目或者视频里的菜肴推荐,只要这一道菜勾起了我的欲望,我就能立马动身去菜市场准备食材。

  我会根据自己的口味稍作调整。比如说我比较喜欢清淡不吃辣,我对甜味永远无法抗拒的,还有就是我对于蔬菜类永远要比肉食类有更多的喜爱。

  每一次这么折腾下来,基本上没有失误过。然后在接下来的几次里加以改进。于是这就又成为了我手上的一道招牌菜。

  过往的童年记忆一直留在我的心底,以至于我一直觉得自己特别擅长成为家庭主妇,或者退一步可以成为一名厨师。

  我以前有提到在我工作第三年的时候,曾经一度冲动很想辞职,我自己租一个店铺开一家餐厅。后来因为没有那么多的钱准备,我于是转换一个思路想做私家菜。

  我还真的是认真筹备了一段时间了,从每天采购食材,清洗准备,接着下锅,最后摆盘。看看自己能不能周转得过来。

  我还邀请当时的同事来家里试菜,看看哪些符合他们的口味。每次吃饭的时候他们总是赞不绝口,这个时候我就会发问:我要是每天开放私家菜,你们一顿饭愿意出多少钱?

  有人说20,有人说30。

  夜里的时候我一个人计算,按照这一个价格,以及家里客厅能够容纳下来的空间,还有我一个人的能力,基本上只能负担五到八个人的分量。

  中饭加上晚饭的收入,乘以上班族的每个月的工作日22天。再除去成本,我发现我的收入根本不足以支撑我生活下去。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当时上班的工作仅仅需要八个小时,一旦我开始做自己的私家菜生意,可能意味着要投入十几个小时进去。

  也就是说,我就完全没有另外属于自己的时间了。更重要的是,除了未知不可控的风险之外,我发现我一开始感兴趣的部分演变成了一种任务。而任务这个词语,时间久了会让人感到恐惧的。

  这段时间是我非常痛苦的一段思考阶段。因为我突然开始意识到,我没有办法把自己的兴趣变成自己的工作。我发现小时候我曾经以为的,要是我能够用自己的爱好养活自己是很幸福的这件事情,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个真相的认知让我感觉很恐慌,而且特别难过。

  我处在当前的那一份工作里不知所措,我甚至不知道我的下一份工作应该寻找什么样的方向。

  当我知道我等不到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那一天的时候,我瞬间对生活这件事情失去了所有的期待。心如死灰。

  现在回想过来,那也不过是一个很小的思考挫折,可是在当时对于我而言就是天大的事情。

  我没有多少心思投入在当前的那一份工作,也不愿意在网站上准备自己的简历去谋求下一份机会。我只是就那么日复一日的过着,味同嚼蜡,食之无味。第一次有了一种得过且过的懈怠。

  后来有一次跟同公司的一个男生聊天。他是个理科生,特别喜欢打游戏。有一天我就问他,我说是不是男生天生就爱好打游戏这一点?

  他回答说,也不一定。每个男生的爱好都不一样,像你们女生,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只喜欢逛街买买买吧?

  我点头。毕竟我自己就是前面十几年的光景里,都在摩拳擦掌,热血腾腾的为自己成为一名家庭主妇或者是厨师而期待着。

  我于是再问了一句,现在不是有一种工作是玩电竞游戏吗?我觉得那个工作很爽,可以一边玩着就一边挣钱了。

  没想到同事白了我一眼,然后淡淡说了一句,我宁可就像现在这样,有一份正常的自己并不讨厌的工作,下班的时候有时间自己打打游戏。我不在乎玩的好不好,只要自己开心。

  我依旧疑惑。

  他继续说。

  一旦自己以打竞技游戏为全职,你根本无法想象要经过多少日日夜夜的训练技能,才能够让自己在一场又一场比赛中脱颖而出,才能赢得不错的奖金。

  也就是说,你看到那些顶级的竞技优秀选手,看似是一边打游戏一边挣钱。可是实际上那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份工作了。他们甚至没有多少心情沉溺于游戏本身的好玩,满脑子想的就是各种策略。那是一件极其耗尽脑力的事情。

  他再补充一句,也就是说,如果你喜欢的事情,在后面成了一种责任。那原本那一份兴趣的冲动跟快乐,也会被需要完成任务的负担压力给替代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我突然有些醍醐灌顶。进而想到我之前自以为的,自己具备成为一名优秀的家庭主妇的自信。可是我没有想到的是,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进入这个角色了,那就是没有回头路了。

  当年的表妹长大到六岁的时候被接回了父母家里,我的那一份保姆角色得以中断。这一份短暂的体验刚好在我的掌控范围里,并没有衍生出太多的难题跟无奈。这就造成一种假象,让我感觉自己特别擅长这一件事情。

  而我对于下厨房感兴趣的部分,其实仅仅在于我享受这个把食物从无变有改造的过程本身,仅仅在于我开心的看着那些吃过美食之后的人对我的赞赏。

  可是倘若这一部分延伸到自己成为一名厨师,我需要一天到晚都要待在油烟缭绕的后厨里,我需要在意客人的口味挑剔,我会从一名掌控者变成了服务者。

  而这种转化的过程当中,我自以为感兴趣的那部分自信,也都被转化成为了迫于这一份工作的需要而要接受的无奈。

  从那个时候我就开始意识到一件事情,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一份绝对的可以让你感兴趣的工作。如果有的话,那也只是在喜欢跟不喜欢之间,尽可能的躲开你不喜欢的那一种工作,仅此而已。

  我也会收到很多的留言问:为什么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那么难?

  以前我也会困顿于这个话题。可是后来我才自知,原来自己的出发点从来都是错的。

  也就是说,我们寻找一份工作的出发点,如果仅仅只是限于感兴趣本身,这绝对不是一个成年人应该有的求职思维。

  我觉得正确的求职逻辑,首先应该是意识到要养活自己,解决生存问题这件事情本身,在这个最基础的前提下,再去靠近自己所擅长的优势工作选择。

  很多人在求职的时候觉得痛苦,因为太过于放大兴趣这件事情。

  比如说一个人喜欢唱歌,可是如果想成为一个歌手,那他所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的投入。他更需要天赋上的足够出色,以及后天的强化训练,外加运气以及贵人的遇见。

  可是大部分人的思维是,我很喜欢唱歌,那我为什么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

  我的回答是,大部分人是不能一开始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

  一是大部分人都没有绝对强大的家庭背景支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支持你做出更多的选择,以及可以尽管不需要计较回报地去折腾。

  第二就是你可能仅仅只是喜欢唱歌,你并没有唱得特别好。你纯粹只是爱好,如果要上升到一个专业的道路,你可能离这一个点还要太远。

  第三当然是最重要的。哪怕能有机会进入歌手的这一行,可是依旧距离自己出道还要历练很多年。

  就如同韩国里的练习生模式,要让自己方方面面技能都要开始训练起来。当这种非常人能够承受的辛苦放到你面前的时候,你自己也会扪心自问一下,还要不要走这条路了?

  同样的道理,放大到任何一个领域,演员、明星、画家、乐器演奏家、主持人、模特,接地气一点的是翻译、编剧、作家、当然还有我曾经向往的厨师……这所有的兴趣,当它成为一份工作的时候,你需要问一下自己:现在还有没有那么喜欢它?

  以及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你会不会因为这个过程里所遇到的磕磕绊绊,于是就会消磨掉自己曾经的喜爱,甚至会由爱生恨?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些年我越来越明白这一点。

  也就是说,在每一种职业当中,都会有它在别人眼里光鲜亮丽的部分,当然也有在背后外行人无从而知的无奈。

  我们能够做到的部分,当然是接受从来没有绝对的以兴趣为生的工作这一点。其次是在自己能够选择的范围里,尽量让自己不要讨厌这一份职业。第三就是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张弛有度地适应工作本身这件事情。

  我当然也会被问到:如何改变总是不由自主的羡慕别人的生活这种心理状态?

  我不知道怎么调节,一切都是需要经历的。

  我曾经也羡慕不同人的生活,直到后面我自己体验了,明白了,醒悟了,我也才知道千百人中人生背后的冷暖自知。

  这种思维会让我学会坦然的接受目前所能拥有的部分。即使现在我通过写作能够暂时让自己过上不错的生活,可是我从来不会鼓励那些在留言里问“我也想通过文字养活自己”这样的人。

  因为我自己心里清楚,兴趣这件事情,如果你真心热爱它,你从来不会因为它没有给你带来任何收获于是就放弃。

  就如同我在童年最初有记忆的时候就开始喜欢上书写,后来这些年的时光里并没有放弃。只不过是现在遇上了自媒体的机遇,于是刚好可以被别人认可。

  可是在此之前,写作本来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如同吃饭喝水,吃喝拉撒。

  那些嘴里念着也想通过写作养活自己的人,难免是因为现在看到了付费阅读这一个趋势的改进。甚至有可能自己的私欲就是,为了以此给自己带来收入跟名望。不管你承不承认,有一部分真相就是这样的。

  所以每次有人跟我说“我也想通过写作改变命运”的时候,我从来都会淡淡的微笑,也不会回答。我自己心里清楚,写作从来不会改变我的命运,它本身已经成为我命运的一部分。

  同样的道理,我现在也不会急着要早日成为家庭主妇,我更不会再去纠结要不要开一家餐厅赚很多的钱。我只是把这些默默写进我的梦想清单里。

  剩下的时间里,这些技能依旧发扬在我的生活当中,我把家里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我享受一个人一边听着音乐一边下厨的快乐。

  兜兜转转绕了很大一圈,我才明白不能以“兴趣之名”绑架自己的职业以及生活。我要做的事情,是让我的兴趣使我的生活变得更好,而不是纠结着它是否能够给我带来更好的收入,更好的名气。

  现在很流行一个词语叫做“斜杠人生”,说的是一个人可以有很多种角色。我的一个大学好友白天是一家证券公司的交易员,到了晚上他就会拿着吉他到酒吧里去唱歌。

  唱歌的收入跟他的本职工作相比相差太远太远,可是他告诉我,他很享受这样白天跟夜晚两种黑白人生的角色交换。

  这两者一样他都不愿意放弃。前者让他可以养活自己有舒适的生活,后者可以让自己与理想保持同步,黑暗的生活里可以望得到另一盏星星。

  我喜欢这样的人生体验,喜欢这样的人生感悟。因为我们的身边有太多这样的多层角色的人的存在。

  台湾有一个音乐人袁惟仁,大家都叫他小胖老师。有一次他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了一句,我当然是个喜欢音乐的理想主义者,可是你不要忘了,走出家门的时候,你还是要有房贷要还的,你还是要养车的,你还有家人要吃饭呢。

  一边是人生理想,一边是现实主义。其实两者并没有多大的冲突,关键是你有没有想去争取获得的勇气,勇气背后还有执行力。

  你可能此生都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这一句真相虽然有些悲观。可是我们能够做到的部分是,我们此生还是可以尽可能地去靠近自己想要的生活。

  尽管我们不知道实现的那一个时间段在哪里,但是我们毕竟要把梦放在心里,同时在清醒中去积攒可以实现愿望的资本。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存活于世的动力可言。

  举手摘星太遥远,就让我们成为一只蜗牛,一步一步的往上爬,也未尝不可。

jijiewang.com美好的季节|投稿请发送至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冀ICP备2021021905号 | Powered by季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