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秋高气爽>吐槽>正文

梁启超与新媒体

2016-06-29 来源: 褚伟 资讯整理编辑: 褚伟 点击:

分享到:

  一

  “少年强,则中国强”。

  这一家喻户晓的名作,几乎不敢想象是出自于一位27岁少年之手。这篇石破天惊,气势如虹的著作,今天读起来依旧令人热血沸腾。

  历史让我再次想起了这个久负盛名的人物——梁启超。

  这位19世纪学院派的舆论领袖曾掀起过短暂的变法救国浪潮,在中国的近代思想史谱系里,他既是思想家、知识分子、变革者,同时也是一位全球旅行家和流亡者,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出北京,东渡日本,开启了他的新生活。

  我有时候想,此刻如果梁启超在开一家新媒体公司或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会不会为10万+和找不到VC而发愁,会不会为突然间涌来的各种思潮、信息而焦虑,会不会感慨思想变得像一件可有可无的商品。

  作为全球化浪潮的受益者和参与者,梁启超的经历太让人感慨了,而对于今天媒体创业者们而言,梁的成功和失败意味着什么,那些内容的创业者们是否能激起昔日的荣光。

  二

  同梁启超相比,另一位“五四”时期的文化旗手——吴虞更让人叹息和同情。

  如果将“钛媒体”、“36kr”、“虎嗅”等新媒体平台比作《新青年》,将吴虞看作自媒体人,你会发现又一种历史重演之感。他们都借助新锐的舆论平台发表观点、激起讨论、引起关注、获得名声(利益)。

  1917年,吴虞在《新青年》发表了一系列攻击孔家店的文章。这本杂志由陈独秀创办于1915年,是当时中国攻击儒家总体价值体系的标杆。吴虞以《吃人与礼教》一文成名。在新青年同人中,他和陈独秀二人,非孔非儒最为有力。

  因“批孔批儒”名声大噪的吴虞,经人举荐,于1921年,收到了北京大学的聘书,从成都来到北京,直接升为教授,月薪260块(这在当时已是很高的待遇,通常到北大当教员,一般须试讲一年左右,没什么问题,才能升为教授)。

  吴虞的平步青云,不得不说得益于新媒体的力量。年少时的吴虞,尽管怀抱利器,但依旧不得不为柴米油盐和鸡毛蒜皮的小事挣扎苦恼。

  离开成都时,吴虞或曾期待北京能带给他个人声望的增长,或许学问也可有精进。但在北大四年,吴虞成就稀疏。他仅有的声望,仍局限于之前批孔批儒的文章。脱离了成都保守派的土壤,他激进猛烈的批判仿佛失去了对象。

  在北京,吴虞再也没写出哪怕一篇名噪一时的文章。

  梁和吴的经历不禁让我感慨:在人人都是麦克风时代,我们不再缺乏《新青年》这样的平台,缺的是持之以恒的创造力和创新力。

  今天,梁启超已成为过去,吴虞却越来越多。

jijiewang.com美好的季节|投稿请发送至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冀ICP备2021021905号 | Powered by季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