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热点新闻>保定新闻>正文

保定怎么发展?有什么资源?

2015-08-21 来源:未知 资讯整理编辑:jijiewang.com 点击:

分享到:

  守着河北周边,还有保定这么大农业,这么多蔬菜为什么不能上北京,为什么要绕一圈到寿光才能到北京。

  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保定承担着重要作用,既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又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而且按照国家定位,这里要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

  以保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现状,能否承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保定能否在京津两个大城市的夹缝中崛起,成为区域中心性城市?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于强教授,在他看来保定的产业基础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不错,而现在拉大城市框架也是解决过去“小马拉大车”的问题,未来保定的发展要提升服务业,更要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格局下考虑如何发展。

  保定产业基础不错

  京津冀协同发展还是要靠企业来推动,今天看保定这些大中小企业格局是什么样的?

  就是保定的大企业总体上比例是很低的,其实保定现在大国有企业主要就是靠最早“一五”、“二五”时期打下的底子。保定传统的国有企业还是有一个很好的基础前,过去保定有西郊八大厂一说,当时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其中有8项在保定,一个城市里边有8项,这个比较少见。当时也是考虑到保定这块还是有一些得天独厚的资源。

  保定有什么资源呢?

  比如说水资源,当时有一亩泉,这些工业其实和水资源联系都比较密切。比如说化纤、造纸、感光材料胶片,都需要水的。保定市地域面积比较大,2200多平方公里。保定市人口大概1200万,咱们河北省7000多万,占全省1/6。

  保定地方大,但是贫困县、山区县也多。

  这也是因为资源环境造成的,铁路线以东包括沿铁路线这些县市都还不错,保定的县级市基本都在铁路线上,涿州、高碑店、定州等,交通便利。东边平原,发展都还可以,高阳、容城、雄县。往西边就不行了,西边涞源、涞水、易县、阜平都比较穷,这和资源地理环境还是有关系的。今后是不是还是这种发展势头,这个就不一定了。因为以后京津冀发展是一个大格局,可能跟过去发展的先天条件不大。

  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考虑京津产业向保定转移,您怎么看?

  产业转移要看主要依托的是什么途径,用计划经济来解决产业布局的问题,我觉得从长期来讲行不通。但是,规划布局必须要搞,这是政策的引导。国家给政策,剩下来应该是企业行为。

  要创造一个完全公平的环境,已经有的这些壁垒尽可能取消,这样才能让资源流动起来。就跟杯子里的水,想让水自由流动,得把杯子拆了,把壁垒去了,资源才能流动。

  资源流动一定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资源的效率,这是市场决定的,市场怎样发挥决定力量?那就是我在北京不如在保定挣的多,我就来保定。你说保定有什么优势,我得算算,保定这边土地便宜,相对北京土地辽阔得多,保定水资源也比较丰富,还有农业资源、劳动力成本等。

  北京周边地区的比较优势是什么,一个是地理因素决定,还有一个产业基础。保定这边形成了那么多很有特色的县,比如说高阳、白沟、容城、安国,白沟那块地理交通比较便利,就能发展起来。

  您也说了保定“一五”、“二五”留下来国企的产业基础,现在民营经济是怎么样的?

  改革开放之后,保定民营经济确实形成了一些新的产业,比如英利和长城,现在越来越成为支柱产业。他们的定位基本上引导了保定市的定位,比如保定市新能源试点城市,就是靠这些企业带动起来的产业基础。

  保定开发区那边电力和新能源相关的,已经形成了一点小气候,很多的小企业都是和这个相关,保定这边搞新能源有一定的基础,和绿色产业相关,也符合未来发展方向,而且在京津冀一体化中也能起作用。

  保定服务业拖后腿

  这两年其实保定城市管理也在变化,现在改变行政区划,是否解决了原来所说的小马拉大车的问题?

  保定就是城区面积相对小,再加上那么多县,确实是小马拉大车,而且大企业都在保定市。这些年真正发展快的除了原来那点基础,真是有几个增长点,就是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发展起来有几个大的典型,但更多的都太小,很多事家庭小微企业。高阳那边很多企业都是贴牌,家庭作坊式的,做鞋、床垫、衣服,还有白沟的箱包,都是家庭作坊式生产。这些东西你也不能说它不行,毕竟有生产的土壤,形成了一系列的产业集群,形成了分工协作形成了产业链。

  保定的民营经济发展和京津冀基本没关系,是在自己的土壤上发展起来的。关键是以后保定怎么借北京的光,保定的地理位置是不错的,加上水资源,交通现在相对来说也比较便利。要说资源保定还是比较独特,我觉得保定发展慢,在于服务业发展慢。

  这是为什么呢?

  保定是文化古城,教育资源又比较丰富,在中小型城市中有这么多高校,这么多学生,是比较罕见的。保定市现在工业比重也是高的,从区域经济来说保定也是工业占主导,你看北京、天津因为工业发展到一定基础上,服务业上去了。保定市第二产业还没有巩固到一定程度,支持保定经济发展的英利也好长城也好,都是工业。而江浙一带,没有什么多重的工业,都是相对轻的工业,或者服务业。

  是不是存在城市发展的问题?因为我们老想产城一体化,可能保定产业是发展上去,可是城市发展没有跟上。

  城市发展确实是保定小马拉大车,拖动不了,辐射不到那些县。过去我去涞源,坐车4个多小时,比沧州远多了,根本辐射不到那地方。以后北京如果把壁垒打开,一些资源外溢,可能会产生很多对接机会。这些机会辐射到哪,哪就有机会。你像北京周边的县,涞源的白石山旅游现在挺火。现在这些年河北旅游业发展,其实就是因为北京的人生活水平好了想出来玩玩,周边游就过来了,这其实就是溢出效应。

  比如说到白洋淀玩一玩,这都是两三天能解决问题的。旅游业还有别的一些产业比如健康养老,涿州已经形成气候了。以后会不会在白洋淀周边也有健康养老,从涞水到北京大概也就几十分钟,那周边环境相对空旷,气候也不错,是不是也可以发展健康养老。西部山区那边搞点生态农业,和红色旅游之类的配合发展。这样第三产业服务业可能会带动起来。

  服务业发展有什么方向吗?

  服务业现在基础不好,就是说底子相对薄一点,比重差一点。保定市服务业从市区来讲,还是传统服务业。人家说保定餐饮还行,光靠这个肯定是不行。

  从一体化大格局考虑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但三地产业差距太大了,怎么发展?

  今后协同发展其实就讲分工,就是让你串起来,链接起来形成产业链,产业链上就有分工。这个问题是市场的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政府真的也可以做点什么。守着河北周边,还有保定这么大农业,这么多蔬菜为什么不能上北京,为什么要绕一圈到寿光才能到北京。

  城市区划改变后,对于保定来说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我觉得这一步也算是好棋,因为拉大格局了。显然北京天津城市那么大,保定原来就110万人口现在是拉大格局200多万。整个大保定圈进去,比北京天津大多了。现在只是拉出一个框架来,城市里面还有那么多农田,肯定得有大的发展才行。要形成京津保三角,那你城市规模不做大也不行,这是从大的区域格局来讲。要是从保定市来讲,小马拉大车怎么解决,城市做大,辐射力就会强,但是光靠城市做大也不是唯一的办法。

  保定还是要打破原来的思维方式,靠现有的这个资源不行。现在京津冀一体化大格局你得看社会发展需要什么,看看产业发展的走向,要和北京天津对接,从这些方面找机遇,不能光是我有什么发展什么,有山就开石,不能这么考虑问题。

  原来的产业基础可能是个好事,但是那也得看是不是符合发展。服务业依托自己的优势就得大力发展,依托自己历史优势这是必然的。制造业那得看是不是符合产业升级的趋势。

 
(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季节网的观点和立场)
推荐阅读
jijiewang.com美好的季节|投稿请发送至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冀ICP备2021021905号 | Powered by季节网